找到相关内容26069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萨的精神

      济群法师:菩萨的精神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这段经文讲述的四无量心,也是菩萨道的精神所在,能帮助我们培养慈悲济世的胸怀。我们学佛,就是为了成就佛陀那样的圆满人格,成就佛陀那样的慈悲和智慧,这都必须从行菩萨道开始,从与乐、拔苦、随喜、平等开始。   一、慈无量   慈庄严故,于...

    济群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891617.html
  • 无住精神

    每天俗务缠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纷飞,结果备受失眠折磨。凡夫的妄想总是不绝如缕,就像流水般一念接着一念,吃饭时在想问题,睡觉时在想问题,睡着了还要做梦继续想。可真正想要思考问题时,却无法集中精神。  妄想...

    传真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0662360.html
  • 于颠倒中显精神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首偈子是南北朝时代的傅大士做的。他法名善慧,据传说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16岁就已经娶了老婆,生了两个孩子。24岁那年他跟人一块捕鱼,但...

    妙 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2239093.html
  • 鉴真精神与文化建设

    公元754年,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这是中国佛教史上向外弘法的伟大壮举,更是推动和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千载一时的盛举。今天,缅怀大师的伟大业绩,赞颂大师的崇高精神,传承大师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和平安宁的遗愿,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深刻的启示作用。 鉴真大师弘扬佛法、自度度人的利他精神昭示我们应为建设充分体现人民愿望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而不畏艰难、奉献终身 ...

    郑 阳 卢 道 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1451149.html
  • 中国佛教精神文明与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

    在丧失生活信心之余,于佛教中找到了精神慰藉。这种主客观的需要,又使佛教渗入中华文化成为可能。可见佛教之成为中华文化之一重要的组成部分,绝非偶然。  佛教跻身于中华文化之列,经历了一个自身的否定过程。 ...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版,第84页。)“中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这种以中和为大本的中华民族精神,既有对现实执着的一面,又有超越的一面。儒家倾向前者,道家和释家则倾向...

    罗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4041913.html
  • 般若义理与审美精神

    般若义理与审美精神  般若佛学所建立的主客两忘的关系结构和物我俱一的认知模式,其内在义理与中国审美文化精神是息息相通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使主体成为真正自由的主体,确切地说,成为真正自由的心灵或精神,亦即成为宗炳在《明佛论》中所讲的“畅于己也无穷”的“精神我”(《弘明集》卷二)。我们知道,建安以来,追求主体自由是审美文化的一个主旋律。魏晋“自我超越”的时代主题,便反映了这一主旋律。讲究“统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5761415.html
  • 论科学的精神与佛学的精神

      论科学的精神与佛学的精神   李长俊   本文所要讨论的科学与佛学,乃仅就方法及态度上考察它们两者之精神的异同,而不涉及价值的判断。    所谓科学,有广狭二义。前者泛指一切有组织、有...科学,为狭义用法,与自然科学之意义完全相同。若就广义言之,则有专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现象者曰自然科学,研究人事关系者曰人文科学,亦称精神科学(Spiritual science)。物理、化学、天文、地理、...

    李长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3966092.html
  • 康德美学的宗教精神与道德精神

    康德美学的宗教精神与道德精神  [内容提要]康德认为审美可以沟通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把人引向“最高的善”。这思想脱胎于基督教,是经由舍夫兹博里和哈奇生的美德伦理被康德吸取到他美学之中的;而另一方面,康德又通过对“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的深入阐发,把审美引向美德伦理和新教伦理,以求在这个神圣的东西遍遭亵渎、日趋消解的时代,使个人的精神生活保持一种神圣的感觉,以维持自己生活的圣洁和人格的尊严。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0155886.html
  • 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

    宗教派别。佛教精神就是用以人为本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因此它是一种规范体系。而企业文化也是企业中潜在的规范员工行为的规范体系。在此意义上,二者有很多相通之处。   同时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这种处世态度对于在具有深厚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有许多积极意义。一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共通点   我们一般认为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控制...

    付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4141026.html
  • 论佛教的和平精神

      论佛教的和平精神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楼宇烈   在争取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宗教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宗教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当今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全世界的宗教徒能团结起来争取和平,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是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这已为它自身的全部历史所证实,也已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许。所以,传播和发扬...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61461222.html